当前的位置: 首页 经典语录

国学 | 管仲名言40句

时间:2024-12-14 10:47:41 浏览:100


1、不为不可成,不求不可得;不处不可久,不行不可复。

译文:不去尝试办不到的事情,不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, 不居于不能持久的地位, 不推行不可重复的政策。

2、天道之数,至则反,盛则衰。

译文:天地万物,任何事,都是如此,到达了一定程度,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,盛则衰,物极必反。

3、道德当身,不以物惑。

译文:自己道德高尚,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。

4、骄倨傲暴之人,不可与交。

译文:遇到了骄纵、傲慢、急躁、暴戾的人,就不要跟他做朋友。

5、爱人不私赏也,恶人不私罚也。

译文: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,就私自给予他奖赏,也不能因为厌恶一个人,就随意找借口惩罚他。

6、节欲之道,万物不害。

译文:能克服自己的私欲,什么祸害对你都是无可奈何的了。

7、少而习焉,其心安焉,不见异物而迁焉。

译文: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,用心容易专一,没有别的事情干扰,所以容易学成。

8、身不善之患,毋患人莫己知。

译文:应该忧虑的是自身不好,而不该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。

9、夫人必知礼,然后恭敬,恭敬然后尊让。

译文:人一定要懂得“礼”之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,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,有所礼让。

10、言是而不能立,言非而不能废,有功而不能赏,有罪而不能诛,若是而能治民,未之有也。

译文:意见正确而不被采纳,意见错误而不被废止,有功的人得不到奖赏,有罪的人得不到惩治,这样能够治理好百姓国家的,从来没有过。

11、不能兆其端者,灾及之。

译文:不能察觉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的端倪的人,灾难就要降临到他身上。

12、伐矜好专,举事之祸也。

译文:为人高傲自夸,喜欢独断专行,这是行事办事的祸患。

13、耳司听,听必顺闻,闻审谓之聪。

译文:耳朵是负责听的,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,这叫做聪明。

14、强而骄者损其强,弱而骄者亟死亡。

译文:强大但是骄傲就会削弱力量,弱小而骄傲只会加速灭亡。

15、矜物之人,无大士焉。彼矜者,满也;满者,虚也。满虚在物,在物为制也。

译文:对人骄傲无礼的人,不是有出息的人。骄傲,就是自满;自满,就是空虚。行事有了自满与空虚,做事就会被限制。


16、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

译文:粮食富裕,人们就知道礼节;衣食丰足,人们就懂得荣辱。

17、利之所在,虽千仞之山,无所不上;深源之下,无所不入焉。

译文:凡是有利的地方,虽然是极高的山,没有不可以上去的;即令有极深的水,没有不可以下去的。

18、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

译文:贤明的君主了解手下的大臣,明智的父亲了解 自己的儿子,比喻了解、熟悉一个人的各个方面, 莫过于与这个人关系最亲近的人。

19、惰而侈则贫,力而俭则富。

译文:奢侈又懒惰的人即使富有,也会有用光的时候;节俭又勤劳的人即使贫穷,也会富足日日有余的一天。

20、事将为,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。

译文:上级下达任务时,应先将奖惩条例公布出来,以激励人们去立功受奖,鞭策后进努力向前。因赏罚之数事先公布于众,事后照章办事,得奖的人心安理得,受罚之人也无怨言。

21、不务天时则财不生,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。

译文:不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,财富就不能增长;不利用有利地势,仓库就不会充足。指发展经济必须注重天时地利。

22、不作无补之功,不为无益之事。

译文:圣明君主行事应讲究实效,不要搞没有意义的工作。

23、观其交游,则其贤不肖可察也。

译文:看人只要看他交往的朋友,就可以知道他是贤德还是不贤了。

24、上下不和,令乃不行。

译文:上级和下级不和谐,命令就不能贯彻执行下去。

25、善人者,人亦善之。

译文:你对人好,别人对你也好。在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本能地伸出援手的人,当自己遭遇困难时,通常也会适时地 得到援助。

26、起居时,饮食节,寒暑适,则身利而寿命益。

译文:日常生活按时吃喝有节制,穿衣和天的冷热相适应,就会有利于身体健康,有益于长寿。

27、不言之言,闻于雷鼓。

译文:行动给人的教化更深刻,就像听到雷鼓声一样让人振奋。

28、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: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

译文:作一年打算,不如去种粮食;作十年打算,不如去种树;作终身打算,不如去培养人才。说明培养人才的长期性、艰巨性。

29、忧郁生疾,疾困乃死。

译文:残暴傲虐,就会招怨;忧伤郁闷,就会生病;病困交加,就会死去。

30、今日不为,明日亡货。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。

译文:农时对于农事来说,是非常宝贵的。要懂得适时而用。今天不适时耕作,明年就没有农作物可收了。过去的时光,一经消逝就不再回来了。

31、黄金者用之量也,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,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。

译文:黄金是计量财用的工具,懂得黄金的道理,就懂得什么是奢侈和俭省;懂得奢侈和俭省,就能调节各项用度。

32、众寡同力,则战可以必胜,而守可以必固。

译文:军队不论人数多少,只要同心协力,就能战必胜,守必固。

33、天下不患无财,患无人以分之。

译文:不用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可用,需要担心的是没有人去经营、管理这些财富,致使财富不能被人们所用。

34、量力而知攻。

译文: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,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向敌人进攻最好。

35、凡用兵者,攻坚则轫,乘瑕则神。

译文:打仗时,进攻敌人守备森严的地方速度就慢,进攻势必受到敌人的阻挡,而对敌人守备薄弱的地方乘机发起进攻,则收效神奇,可大获全胜。

36、多言而不当,不如其寡也。博学而不自反,必有邪。

译文: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,不如少说话为好。博学多识但不知道反省自己,一定会出问题。

37、事者,生于虑,成于务,失于傲。

译文:各种事业总是产生于谋虑,成功于实干,失败于骄傲。

38、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。

译文: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,宁可没有坚固的工事,也必须有了解敌清的谋报人员。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

39、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

译文:以和善的态度待人,亲热如同兄弟;以粗暴的态度待人,伤害如同刀剑。

40、海不辞水,故能成其大;山不辞土石,故能成其高;明主不厌人,故能成其众;士不厌学,故能成其圣。

译文: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,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;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,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峻;贤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,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;读书人不厌倦学习,所以能达到圣贤的境界。